
“這個是明天活動的學校定位,雨花臺南門下車,西門接”; “城區道路窄、兩邊梧桐樹干很低,大家注意車輛高度”;“先到雨花臺,北門進出,第二站科技館,孩子下車后車開走,等通知回頭接”......這些,都是白鷺公司調度工作群里的信息,透過這些簡明扼要的信息,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忙碌的氣息。
集團班線整合后,白鷺公司主攻非班線運輸業務。業務類型的調整也給調度人員帶來新的挑戰,他們主動求變,深挖通勤車潛力,套班運行市內包車和學生研學用車,在保證通勤業務的前提下對駕駛員、車輛以及現場調度進行統籌安排,提高車輛使用率,降本增效。自3月中旬起,春季旅游、學生研學高峰到來,公司調度員王福和、甘舒浦需每天提前協調好客戶包車、套班車運行時間。受限于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套什么班,路上要行駛多長時間,中途哪里可以補電等等都要綜合考慮。在燃油車時代不是問題的續航,現在成為調度員的新課題,他們變成“小學生”,一手上網查路程,一手拿計算器計算續航,還要就近尋找充電位置。在與旅行社的合作中,由于旅行社全天24小時網絡收客,經常晚上10點后增加次日的用車需求,及時根據對方需求調整派車數量,忙到深更半夜,已經是王福和和甘舒浦的家常便飯。
業務的轉變,也帶動了駕駛員隊伍的轉變。尤其是執行華東游包車任務時,大家都是連軸轉,兩三個任務下來相當于半個月在外面,家里大小事情都顧不上。駕駛員邢紅軍、李建東、李培忠、何孝良提前一天趕回外地老家上墳后,又立即趕回來一頭投入到華東游的包車任務中,駕駛員胡光忠說:“現在是春季包車旺季,我們跑長途包車也是公司對我們的信任,照顧家中老人孩子的重任就交給老婆了。我經常對她說沒有大家哪有我們小家??!”這樣的駕駛員還有很多,朱長春、孫宜海、劉宏、鮑克誠、孟令宏等等,他們用專業的駕駛技能開安全車,用熱心的服務開溫馨車,用對企業和崗位的熱愛,默默地為長客非班線運輸品牌添磚加瓦。
?
?
【供稿:白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