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2019年春運正式拉開大幕,我市公路、鐵路、民航共發送旅客27.66萬人次。當天,記者在南京多條高速公路上看到,每條路都已進入大流量狀態。
家,是生命開始的地方;家,是爸爸端上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家,是媽媽曬得暖暖的被子;家,是妻兒站在門前的期盼。春運首日,鐵路、公路、民航等候車大廳里燈籠高掛,人們吟詩作對,書寫春聯,年味濃濃;返鄉路上,工作人員、志愿者熱心相助,溫暖回家路;旅客的行囊中,新年貨充滿對家人的思念……
【歸途漫漫,年味無處不在】
高鐵上吟詩?車站里拓“福”
火車詩會、書寫春聯、親手拓一個“福”字帶回家……春運首日,公路、鐵路、民航等各家單位都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讓春運回家的路上,年味濃濃。?
昨天上午9點30分,上海至安慶的G9276次“復興號”列車上,南京客運段一場題為“詩意寧安?文化春運”的詩會在車廂里上演。從六朝古都金陵出發,沿長江溯流而上,途經“詩城”馬鞍山和有“千載詩人地”之譽的池州,一直到?“黃梅戲之鄉”安慶,春運中的寧安高鐵,串起了傳承千年的中華文化,也連接著無數游子的家和遠方。
“讓我在高鐵上讀一首詩吧,這是一種怎樣的速度啊,他們在追趕著似箭的歸心,他們把思念變得越來越短,他們把家鄉拉得越來越近……”馬鞍山詩人歐震特別為“火車詩會”寫了一首詩——《讓我在高鐵上讀一首詩吧》。他說:“我覺得寧安城際的兩條鐵軌就是貼在大地上的春聯,它寫滿了祝福,迎接著又一個正在走來的嶄新的春天。”
詩會上,黃梅戲表演藝術家為旅客帶來了《天仙配》選段。馬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傳人袁洪濱用天然絲綿作畫,繪制了寧安高鐵沿線的風光。“這些都是我老家的特色,看著這些,思鄉情更切了,真希望快點到家。”旅客寧春萍說。?
春運首日的南京南站候車大廳中,一場“春節是家的味道”的快拍行動也拉開大幕。“春節是家的味道”小屋設計以中國紅為主基調,內設合影框、春節留言墻,并設置立體展板,展示南京地方文化和鐵路文化內容。乘客在合影框內拍照,留下自己春節回家的喜悅瞬間,掃描二維碼即可上傳照片生成回家的“春運車票”,和親友分享回家之路;也可以上傳回家之后和父母合影、吃年夜飯、看春晚的照片……留下團圓的印跡。?
雕版印刷的體驗活動直接讓旅客親自動手拓字帶回家。“我拓了一個‘日進斗金’,還有一個‘吉祥如意’。我不會寫書法,自己親手拓幾張帶回家,也是給家人特殊的禮物。”家鄉在安徽金寨的一位旅客說。?
昨天的祿口機場T2航站樓內,同樣到處是濃濃的年味。特別的是,航站樓還開辟了南京特色試吃試飲區域,旅客們可以品嘗鹽水鴨、糯米藕、糖芋苗、鴨胗、夫子廟糕點等金陵特色美食,同時挑選南京特色年貨。據悉,2月1日—3日每天上午10點—11點,T2航站樓國內出發區域,都將有南京演藝集團的專業演員帶來歌舞、雜技等演出;每天下午1點—2點,則有南京民俗(非遺)博物館非遺傳人的南京白局、江南絲竹等非遺表演,并現場為旅客展示剪紙、微雕、花燈、木刻、糖畫、泥塑等民間藝術。
【年貨滿滿,只為分享團圓】
帶個新潮掃地機器人給老爸老媽
“我帶的是66塊紅燒肉。按照家鄉風俗,母親66歲時,女兒要給母親燒66塊肉。”?市民徐紅說。
過年回家帶點啥?昨天,南京南站、小紅山客運站等地迎來背著大包小包的旅客。記者采訪發現,相比于過去,旅客們的行李越來越少,給家人帶去的年貨卻越來越“潮”。雖然年貨變了,但濃濃思鄉之情、對家人團聚的渴望、對家鄉風俗的堅守,卻從未改變。?
自制相冊書,留下團圓的記憶?
“今年我給父母帶回去的禮物,他們肯定喜歡。”在南京南站候車的旅客張帆說,這些年條件好了,老人啥都不缺,每年為了準備年貨幾乎絞盡腦汁。上個月她想到平時父母最喜歡在家翻照片,靈機一動:何不把每年全家吃團圓飯的照片,做成一本照片書?
“這一年,我哥帶著嫂子回來,家里又多了一口人。”“這一年,我外甥拿到了國外大學的錄取書,年后就要出去留學了。”“這一年,我90多歲的奶奶去世了,拍全家福時,我父親特地把奶奶的照片拿在手中。”……張帆給記者展示著她的相冊書。?
張帆說,真正的年味,其實就是團圓飯背后關于家的記憶和割舍不斷的血脈親情。
掃地機器人,讓父母也享受新科技
在南京汽車客運南站,候車的張兵夫婦面前擺放著一個大箱子,裝的是一臺掃地機器人,準備帶回老家送給年邁的父母。?
“我們年輕時就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父母在家務農,雖然后來賺了錢回鄉蓋了樓房,但是有了孩子也是留在家里讓老人帶,父母始終沒有怎么享受到該有的悠閑生活。”張兵說,忙忙碌碌這么多年,母親年紀大了,腰也不是很好,有掃地機器人,她不用再彎腰掃地,也享受一把新科技。
碩大的饅頭,寄托著對孫兒的期望
“這個有些重,你放在地上,別拎著了。”“這可是咱外孫子的禮物,我還是拎著吧。”在南京南站一樓出站口,兩位從山東即墨來南京的老人拎著一個碩大的行李,等待女兒來接。行李里,裝的是大饅頭。
“這饅頭你們這可沒有!”老人驕傲地說著,小心翼翼地將包拉開了一點。這饅頭還真是不一樣,塊頭大不說,造型也各異,有頭上頂著“王”字的老虎,還有寫著吉祥語的葫蘆和金魚。
“在我們那里,滿月這天要用饅頭圍成一個圈,把孩子放在中間。”老人告訴記者,饅頭的不同造型有不同的意義:老虎,是希望孩子虎頭虎腦、聰明伶俐;葫蘆是福祿;圈狀、鎖狀的大饅頭,是希望把孩子圈住鎖住,讓孩子平平安安。
【愛心暖暖,帶著溫情出發】
出租車大巴接力,護送盲人返鄉
“司機師傅,麻煩您下車時幫忙扶一下啊,辛苦了!”昨天早上8點40分,中北出租車公司明星車隊的愛心的哥林衛忠將盲人王師傅送到長途客運站,客運站工作人員接力,護送王師傅登上返鄉的大巴。春運首日,“交通愛心聯盟”就接到了服務的“第一單”。????
“平時我都是6點鐘出門,我家在江北,怕路上堵車,今天5點就出門了。”林衛忠說。當天,和他同去免費接送盲人乘客王師傅的,還有全國勞模、客運站服務班班長陳炯。
“在南京從事盲人按摩五六年了,每次到車站坐車都是一件頭疼事,只能托朋友幫忙送到車站,但總麻煩別人,心里過意不去。”老家在山東臨沂的王師傅說,今年有好心的司機免費送他來車站,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
林衛忠的出租車抵達南京南站后,接下來就由陳炯接力。他攙扶著王師傅,通過綠色通道,直接送上了車,下車時還不忘囑咐司機,下車時幫忙攙扶一下。
南京春運交通愛心聯盟2016年成立,每年春運期間,公路、鐵路、民航、公交、地鐵、出租等諸多交通部門互相接力,為旅客尤其是困難旅客提供貼心服務。?
陳炯告訴記者,今年,公路部門在南京站南廣場特意開設了一個汽車票售票窗口,減少買不到票的旅客在兩站之間的奔波時間。
昨天,南京南站綜管辦在廣場上設立了“愛心小屋”,春運期間可為旅客提供免費飲用水、英語翻譯、雷鋒車免費接駁、簡單急救等服務。?
今年鐵路南京站還招募了180多名大學生志愿者為旅客提供服務。“第一次用自助售票機,不知從哪下手,幸虧志愿者的及時幫忙和引導。”徐寧芳老人在得到幫助后十分感激。
進入寒假,祿口機場無人陪伴兒童平均一周達到400人次。T2航站樓國內出發問詢柜臺前,機場旅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小飛人”們送上糖果,并有專人陪伴,護送登機。機場貴賓服務公司在國內出發隔離區內推出“春梅”志愿服務車,為旅客提供流動問詢、幫扶、茶水服務。
【天氣】
本周天氣多晴好
春節前后迎雨雪
南報網訊?(記者?錢紅艷)?春運期間的天氣是人們出行關注的熱點之一。據氣象部門預測,本周我市天氣以晴好為主,但是春節前后預計會出現雨雪天氣,對于節前出門和節后返程的市民來說,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另外,春節長假期間還可能遭遇大風降溫。
根據市氣象臺預測,今年春運期間(1月21日至3月1日),我市平均氣溫偏高,將先后受多次冷空氣影響,冷暖波動較大,其中2月中旬冷空氣勢力較強,春節黃金周期間可能有大風降溫天氣。同時,全市出現大范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可能性較小,但是總體看降水偏多,節前回鄉高峰及節后返程高峰期間可能出現雨雪天氣。?
此外,春運期間霧霾天氣相對較多,大家要注意防范道路濕滑、結冰以及霧霾對交通安全造成的不利影響。氣象專家說,鑒于天氣復雜多變,預報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后面氣象部門將密切跟蹤監視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最新預報預警信息。
【服務】
科技顯身手?出行更便捷
全面實行“刷臉自助進站”。今年春運期間鐵路南京站和南京南站全部實行“刷臉進站”。旅客通過自助閘機的時間縮短至3—4秒。
自助查找遺失物品。南京南站全新的12306旅客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新研發的鐵路遺失物品管理系統,通過觸摸屏可自助查找遺失物品。
站內手機智能導航。南京南站車站智能導航系統,將南站平面示意圖植入高德導航,實現南站區域內智能導航。手機APP“12306出行”在南站區域共布藍牙點位2400余個,覆蓋南站地面三層、地下一層。通過下載手機智能導航APP,在南京南站就能做到上車、出站、接人、站內導航等全面的自助服務。此外,在南京南站候車室各區域還增設了35臺導航問路機,可以幫助旅客快速找到想要到達的區域。
臨時身份證明自助打印。南京站、南京南站各售票廳首次設置“臨時身份證明自助打印機”,集身份信息比對、自助拍照、臨時身份證明打印功能于一體。
母嬰候車更溫馨。南京站和南京南站母嬰候車室及兒童樂園進行了升級改造,母嬰候車室旁還設有兒童樂園。
機場“搬到”高鐵站。南京南站城市候機樓可為旅客辦理國內航班值機、航班信息查詢、行李托運及機場班車等服務。
冬衣免費保管。祿口機場“冬衣無憂保管”服務再次上線,機場所有航班旅客早上6點半至晚上11點,將羽絨服等厚重的外套寄存到位于值機區B島后的小件寄存處免費存放,返程時直接到到達層旅客服務中心領取即可。
5個“24小時服務”。汽車客運站24小時開放候車室、供應熱水、開放空調、保證食品供應、免費過夜。
定制客運。借助互聯網APP平臺,公路客運可提供定制班車,點對點、門對門送旅客到家。
(轉載南京日報)